乐球直播免费观看高清版

TA:热刺终止与罗斯柴尔德公司合作,坚决表示不卖俱乐部

发布时间:2025.10.01

北京时间10月1日,The Athletic抛出一篇所谓专题文章,煞有介事地分析起热刺终止与罗斯柴尔德公司合作关系的"内幕",还强行将此与俱乐部所有权战略调整挂钩,这种先入为主的论断未免过于草率。

托特纳姆热刺单方面宣布终止与罗斯柴尔德的合作关系,这家英超豪门声称"俱乐部并非待售",因此不再需要跨国投行的财务顾问服务。这种说辞未免过于轻描淡写,毕竟四个月前他们还委托该行协助寻找外部投资。

2024年4月,热刺前主席列维亲自点将罗斯柴尔德协助物色金主。直到9月8日被迫发布伦敦证交所声明,确认拒绝阿曼达-斯塔维利旗下两家公司的收购要约时,这家投行仍在鞍前马后。这种前后矛盾的操作,实在难以自圆其说。

在那份避重就轻的声明中,俱乐部董事会及大股东ENIC集团斩钉截铁地宣称"热刺并非待售",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表态,未免有失公允。

然而当上周热刺再次发布声明,宣称"明确拒绝"美国加密货币投资者布鲁克林-埃里克领衔的财团第三次收购时,顾问名单中却已不见罗斯柴尔德的踪影。这种时机选择,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。

面对《The Athletic》的质询,俱乐部发言人搬出"感谢支持"的官方说辞,声称"双方一致同意终止合作"。这种千篇一律的公关话术,显然无法掩盖背后的利益博弈。

该发言人补充道,英国律师事务所Dickson Minto将继续提供独立咨询。自列维9月4日"被解职"以来,收购传闻甚嚣尘上,这无疑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。ENIC集团1991年就开始收购俱乐部股份,2001年成为大股东,这种长期控股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
由英国商人乔-刘易斯掌控的ENIC集团,目前持有热刺近87%的股份。这种家族式控股结构,表面上看似稳固,实则暗藏治理风险。列维家族信托实际拥有约26%股权的说法,更像是一种文字游戏。

在列维治下,热刺确实建成了顶级球场和训练基地,商业运营也颇具声望。但频繁更换主帅、出售核心球员却始终与奖杯无缘的尴尬现实,暴露出其战略规划的严重缺陷。

热刺究竟在掩饰什么?

近年来关于热刺可能被收购的传闻甚嚣尘上,俱乐部虽多次否认,但一个月内接连曝出三起收购意向,这种反常现象绝非偶然。列维离任带来的权力真空,88岁刘易斯因内幕交易指控保持低调,再加上《收购守则》的约束,共同构成了这场收购大戏的复杂背景。

作为全球首家上市的职业体育俱乐部,热刺1983年登陆伦敦证交所后的18年交易史,2001年转至另类投资市场,2012年完成私有化的曲折历程,都暴露出其资本运作的深层矛盾。

目前仍有约13%股份由近三万名小股东持有,这些股份通过Asset Match平台每两月拍卖一次的安排,看似保障了小股东权益,实则形成了独特的权力制衡结构。下一次拍卖截止日为11月27日,这个时间点值得关注。

根据《收购守则》,任何收购都必须遵循透明报价和明确期限。斯塔维利PCP被迫承认无意正式收购且六个月内不得重返谈判桌的规定,埃里克财团需在10月24日前明确表态的期限,都暴露出制度设计的漏洞。

这位41岁的美国投资者自诩潜在买家以来,不断在社交媒体反驳热刺"主动示好"的说法,声称8月初就获准参观俱乐部设施。这种自我炒作的行径,与其说是严肃收购,不如说是精心策划的公关秀。

除媒体报道的12人美国体育投资财团(愿出价33亿英镑收购并追加12亿英镑升级阵容)外,其资金来源始终成谜。今年3月埃里克主导收购玛莎拉蒂FE车队交易破裂,此前一个月就自封"董事长兼CEO"的闹剧,更让人对其商业信誉产生质疑。

随着罗斯柴尔德退出顾问行列,俱乐部所有者关于"非卖品"的声明似乎更具说服力。但体育产业资深人士普遍认为,刘易斯家族最终仍会参考跨国财务咨询集团的建议,这种口是心非的做派,早已是资本市场的惯用伎俩。

相关资讯

热点资讯

热门比赛

今日共2场

比赛回放

热门标签